近期,老牌“动保”上市公司海利生物(603718.SH)拟向控制股权的人出售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凌金海”)76.07%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一元”。
一元出售股权背后有何隐情尚待进一步探讨。要关注的是,出售该项目后,海利生物也将彻底剥离“动保”业务,逐步扩大“人保”业务版图。
今年8月,海利生物发布公告称,拟收购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陕西瑞盛),布局口腔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欲将建立业务新增长点。
近期,海利生物公告称,拟向控制股权的人上海豪园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豪园”)出售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76.07%股权。
再往下看,“一元钱”出售交易是有前置条件的:上海豪园出资代替杨凌金海一次性偿还对上市公司的全部债务本金与利息。据统计,截至公告披露日,杨凌金海对上市公司的债务(含公司申请“上贷下用”的银行贷款资金)本息合计24457.72万元。
截至2024年8月31日,杨凌金海经审计的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0164.44万元,经评估的股东全部权益估值为人民币-3461.96万元。
也就是说,海利生物出售的是一块亏损资产,“一元钱”出售价格为象征性的,实则包含了其他条款和条件。
关于出售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海利生物董秘办进一步了解情况,但截止至发稿,其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海利生物是一家老牌“动保”上市企业,成立于1981年,其前身为上海松江生物药品厂。2015年5月登陆上交所,最早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板块,产品最重要的包含畜用和禽用疫苗。
杨凌金海是海利生物2013年发起成立的子公司,位于杨凌示范区,主要专注口蹄疫疫苗研发和生产。
根据公告,2014年3月,杨凌金海口蹄疫疫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并计划在2016年年底完成项目建设。但由于公司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直至2017年四季度才开始实现销售。
项目建设期间,经过多轮的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截至2015年7月,杨凌金海股权格局变为海利生物持股55%,润苗投资持股5%,两家外资企业BIOGENESIS BAGO SA.和BIOGENESIS BAGO Uruguay S.A合计持股40%。
2017年下半年杨凌金海产品上市后,2018年、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2020年受到疫情和停产改造的影响,总体销售始终未达预期,规模化效应没办法实现,导致亏损较为严重。
公告显示,2019年、2020年,杨凌金海净亏损分别达到8569万元、8959万元。
彼时口蹄疫疫苗作为国内畜用生物制品体量最大的单品,进入门槛高,市场之间的竞争比较小,是海利生物动保主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产品之一,也是其动保业务的业绩看点。
因此,2021年,海利生物以5600万元的价格从两家外资手中收购其合计所持的40%股权,同时向杨凌金海增资8000万元,其持股票比例也进一步增至76.07%。
可以看出,海利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拿“真金白银”支持杨凌金海发展。增资后,其业绩亏损幅度较此前虽略有收窄,但仍然难逃“亏损泥潭”。
据公告披露,2021年至2023年,杨凌金海净亏损分别为2170万元、1661万元、3763万元。2019年至2023年,杨凌金海5年累计亏损金额超过2.5亿元。
产品背景上,作为强制性免疫产品,政府采购是销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根据2022发布的《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2025年年底前将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
另外,据海利生物披露,目前生产口蹄疫疫苗的厂家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从原来7家增加到了10家,整体的产能估计超过130亿毫升/年。
根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网站上披露的2023年口蹄疫疫苗的批签发记录,10家厂家共计595批,其中杨凌金海31批,共16660.175万毫升,相比8亿毫升/年的产能,利用率仅20.83%。
也就是说,口蹄疫疫苗整个市场处于明显“供大于求”状态,“价格战”愈发严重,导致行业整体毛利率显而易见地下降,大多数企业面临持续发展压力。
转让杨凌金海,事实上也是对亏损项目进行剥离,上市公司的业绩会“更好看”,更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管理体系与股权架构,优化资产结构。此次交易完成后,海利生物将彻底剥离“动保”业务,实现转型升级。
海利生物在此前接受调研时坦言,受内外部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公司“动保”业务发展举步维艰,尤其在业绩表现上差强人意。剥离杨凌金海后,每年能够大大减少2000万-3000万的亏损,故而公司的扣非净利润明年开始会有明显的提升。
2016年、2017年,海利生物曾以参股的方式陆续投资了所属体外诊断及诊疗服务行业的上海序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海利生物以2.98亿元收购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捷门生物)100%的股权。捷门生物亦属于体外诊断行业,收购完成后,海利生物的“人保”业务布局初见成效。
同年,海利生物与药明生物合作,成立上海药明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30%的股份,提供人用疫苗(包括癌症疫苗)的CD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业务。
海利生物2019年年报中也强调,积极实施“动保+人保”的双轮驱动战略。在稳定“动保”业务的同时,积极向“人保”业务拓展。
今年8月,海利生物发布重大资产购买及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向美伦管理购买其持有的陕西瑞盛55%股权,并向药明生物出售持有的药明海德30.00%股权。
陕西瑞盛成立于2008年,位于西安经开区,是一家专注于口腔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用于种植牙的修复材料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4月,陕西瑞盛综合毛利率分别是 92.90%、91.93%和 91.94%,处于较高水平。
对于海利生物来讲,收购陕西瑞盛意味着其横向拓展口腔再生材料业务,进一步深化“人保”业务版图,加强业绩赋能。
海利生物也在公告中坦言,收购陕西瑞盛后,其主营业务结构已完成实质性转变,“人保”业务的规模占比将超过80%。从利润来源角度看,100%的主营业务利润均来源于“人保”业务,且一直增长,“动保”业务持续低迷,持续亏损。
“后续会促进围绕体外诊断试剂和口腔这两大主线继续拓展。”海利生物表示,“今年时机成熟,先实施了重组收购了陕西瑞盛,使得‘人保’的主业地位越来越明显,加上大股东的支持,就‘趁热打铁’把杨凌金海这块一直亏损的‘动保’业务进行了剥离,实现公司彻底的转型升级,明年就是焕然新生的‘新海利’。”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公开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